关于亲情,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属于自己和父母的故事,足以感动自我。不免落俗,我又要写关于父母的故事了。
你知道什么是偏失的爱吗?一定是有人有恃无恐,而有的人总觉得付出的不够。
这么多年,父亲总在耳边念叨着,我再大在他眼里都是一个小孩子,还需要成长、需要人照顾。所以每次从老家返回的时候,他都是默默地拾掇好各种吃的用的,在我打开后备箱的那一刻巴不得全塞进去。在我“严词”拒绝后,他又稍显落寞的把东西重新拿下车来。三十年了,他的言行在我看来从未改变,相比起母亲来,父亲的表达相当含蓄,因为他从不会当面说,好的坏的,批评或夸奖,将一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演绎的淋漓尽致。以至于工作前的十几年,心里对他总归是有点“恨”的,还夹杂着些许恐惧,小时候无比羡慕别人家的爸爸总是抱着自己家孩子亲昵的场景,于我身上,成绩再好也听不到多余夸奖的话语,惹麻烦了肯定少不了一顿暴揍。得亏后来我也开始理解了,他的言行模式如此单一,只是因为目的性太强,希望子女的人生路不会走偏,关于情感的输出难免忽略。不是不爱,只是爱的太过深沉。
母亲就不一样了,气温一有个风吹草动,她都会不时的发来视频,不管是否在上班的时间,偶尔也会因为小事高兴的不得了打来电话,尽管在不方便的时候我会故意挂断电话,晚些时候也会给她回过去听她絮叨一番。每当那个时候,她一定会问东问西,问衣服被子洗晒的怎么样,最近吃饭怎么样,会不会加班或者经常熬夜,诸如此类的问题,她可以连续循环反复地问上无数次,然后自己会回答起来,你比我更讲卫生,做饭也可以,问的有些多余了......如此经年,长久不变。
所以很多时候,在外面的这么多年,我都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,毕竟三十岁的人,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自己当成小孩子。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零零碎碎,都尽可能地自己消化了;情绪上来时,也可能会发上一条朋友圈,有且仅有自己可见。
当然,大多数的同龄人也都可能不会让父母看到。但在回到家的时候,又常常会变回那个小孩子,不会去担心明天怎么样,不会去考虑明天吃什么,每天睡到午饭时,然后呢?然后被母亲呼唤着起床吃饭。
总而言之,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处模式似乎一直没有变过,但也只是似乎好像。
你知道什么是责任吗?一定是有人感叹岁月静好,而有的人却一直在撑着那片天地。
虽说彼此的相处模式基本没变,但仔细想来,人本身还是会有一些改变的。比如“独断专行”的父亲开始会在一些决定上问我的意见,也会偶尔不服气地戏谑我说:“我要是有你这么好的环境,肯定会比你优秀的多。”母亲也是,前几年长出白头发的时候,还会想着把它一根根拔掉,或是去染黑,但岁月催人老,青丝连片生,这些已经不是一根根拔掉可以掩饰的了。
突然某一天回到家,母亲手捧着一摞床单站在我床前,略显紧张地对我说,她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床单,问我该铺哪一个。父亲有次来到我的城市小住,拿着打火机在阳台来回不停的踱步,一问才明白他不知道能不能抽个烟。相处的过程中,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父母的小心翼翼,他们害怕让我不舒服,因而想要改变自己的某些生活习惯,但又怕自己掌握不了分寸,反而打扰到了我的生活习惯。
生而为人,父母都是第一次为人爹妈,他们也在不停地经历、成长,很多时候甚至在牺牲者自己,成全着子女。这些时刻,都是我们应该自己长大的时刻。但我要说的,是另外一种决定性的时刻,它更能让你意识到自己已不可能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了,这种时刻往往伴随着两个字,“责任”。
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,无非是父母用自己单薄的手臂和身躯扛着天地助你前行。但他们终有无法掩饰住脆弱的时候,我想那也是我们需要拿好接力棒的时刻。
我是在很久以后才意识到,父亲身上所承担的压力。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,我并不知道养育一个家庭需要多大的力气,要面对多大的压力,而我总是不加掩饰地表达对父亲“势单力薄”的不屑。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,我深夜没有睡着,上厕所的时候发现父亲一个人坐在厨房,愁眉苦脸地夹着烟,烟灰已经落了一地,那一刻,突然感觉他的身躯瘦弱的像个孩子,蜷缩在角落里那么的惹人心疼。父亲发现了我,把我叫到一旁,第一次认真的跟我说起他所面对的压力和心事,虽然只是寥寥几句,我却突然间意识到了,他已把我当成了一个大人看待,因为他知道,早晚有一天我也会面对这些。
还有母亲,因为不同于父亲的相处模式,十多年前就已经知道她牙口不好,牙齿已经落了一大半。可是我的印象中,只有爷爷奶奶们因为年老才会没有牙齿呀!在我心里,母亲似乎永远不会累。每逢过年,她都会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所有事物安排地妥贴,然后里里外外打扫卫的干干净净,再之后一定会准备一大桌可口的年夜饭,吃饭时依然神采奕奕,好似不会累。但是她怎么可能不会累呢?只是以前她可以掩饰得很好,现在却无法掩饰住了。
你知道什么是后悔吗?一定是当时本应该做到,却没有完成的心愿。
我们终究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,这就是我们长大的瞬间,最让人后悔的可能就是这个瞬间来的晚了一些。我们终究会明白父母已老,会明白他们已经付出了几乎所有,这其中的艰辛,可能这辈子我们都无从了解,即使我们也会为人父母,但时代不同,所承受的不同程度的辛苦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。
身为儿女,能为他们做到的事情终究是有限的,但收起自己不耐烦的脾气也没那么难;老一辈的理念尽管跟我们相差很大,但好好沟通真的不难做到。想想叛逆期的我们,父母即使没有义务但也是尽最大努力在理解着我们,他们可曾想过放弃我们?
离开家,本身也是一份责任,照顾好自己,安抚好家中的父母,做好每一个决定,不让他们操心,这不是重压,而是一种动力,一种成年人必经的洗礼。
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,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办法赶回家跟父母团聚,拨一个视频,多看几眼他们,多聊几句家常,于他们就是最大的安慰。当父母带着老花镜,稍显笨拙的滑动着已经被年轻人泛滥的智能手机时,年轻人,他们不是要赶时髦,不是要跟上时代,学会这些只是为了在他们想要看到我们的时候有个寄托,在我们最需要他们的时候,他们也不想有片刻的耽误,仅此而已!
上一篇:人生归处是心安
下一篇:亲近父亲
©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04567号-1
地址:合肥市政务区潜山路100号琥珀五环国际A座15楼
电话:0551-62612077(服务), 0551-62657832(业务)